大熊猫曾用名
熊猫在古代被称为食铁兽、白罴(pi)、貔貅、貘。
1、食铁兽
汉代东方朔《神异经》中记载:“南方有兽,名曰啮铁。”熊猫被称为食铁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时,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它的习性,误以为是在吃铁。
2、白罴
因为罴在古代代表棕色的熊,而熊猫是有黑白毛色的熊,所以古人将熊猫叫做“白罴”。
3、貔貅
熊猫在古书中还被称为貔貅,古人把貔貅当作神兽,《诗经》《庄子》《尚书》《本草纲目》都有其记载,最出名的莫过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了:黄帝利用驯养的虎、豹、熊、貔貅等猛兽助战,在阪泉打败了炎帝。古人把勇士比喻为貔貅。3000多年前,大熊猫又和其他凶猛的野兽一起作为作战部队的兽类图腾,象征着骁勇善战、旗开得胜。许多人也喜欢用大熊猫来代表最勇猛善战的先头部队,大熊猫的“貔”、“貅”字号旗帜一亮,百战百胜。
4、貘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古代就是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
大熊猫曾用名
为“熊猫”,或者叫“白熊猫”。因为长期以来人们都拿熊来比喻它们,而长相可爱,体型较小的熊种又只有熊猫,所以就成为了它们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