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子归鸟典故

子归鸟典故

子归鸟典故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又有一说与屈原有关,但并未广为流传。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主要是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有三分之一的杜鹃有巢寄生现象。它属于林业益鸟。关于杜鹃的诗词歌赋很多,最典型的典故是望帝化杜鹃的故事。

扩展资料

关于子规鸟的古诗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2、子规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译文: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子归鸟典故

子归鸟是杜鹃鸟。

出自《禽经》:“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归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因此杜鹃鸟又名杜宇鸟,子归鸟,子鹃鸟,催归鸟等。这则典故由于故事的凄恻和杜鹃鸟啼的凄苦而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借以表达愁苦和坚贞。如白居易《琵琶行》诗“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鲍照诗《拟行路难》之六“中有—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近人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黛玉饱览诗书,对于此一诗中常用之典应相当熟悉,故紫鹃命名出于此典当无疑问,又紫鹃的原名鹦哥为一能言之鸟,恰与紫鹃的善啼构成一对。

海峡影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