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白兔一词有什么来历
白兔的古代神话传说,认为月中有兔捣药,故以“白兔”为月之代称。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一:“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唐代·方干《苦寒诗》:“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白兔”又作弃妇的典故。明·冯惟讷《古诗纪四·窦玄妻〈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注》:“窦玄状貌绝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玄,时人怜而传之,亦名‘艳歌’。”
古代诗词中白兔一词有什么来历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董逃行五解》:“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端。
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袢,服此药可得神仙。”
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后人以白兔喻指月亮。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白居易《观洒诗:“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唐•方干苦寒诗:“白兔没已久,展鸡僵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