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许出自哪里
出处
南朝·梁·沈约《夜白紵》诗:“ 秦筝齐瑟燕赵女,一朝得意心相许。”
唐·顾况《梁广画花歌》:“手把梁生画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许。”
《列子·汤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明·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四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若得总管如此慨然相许,却是多幸,多幸!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诸(专诸)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许。”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
陆嵩《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语感相许,便与深衷吐款款。”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仆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宋·丘雍《送僧归护国寺》:草腐萤光散,星中暑气微。抽簪期晚岁,相许扣禅扉。
相许出自哪里
相许出自唐代杨贵妃的《春宫怨》。因为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今宵庭信菱花开,夜泊秦淮近酒家”,而“庭信”和“秦淮”都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相处的地方,在这里,杨贵妃怀念着自己和唐玄宗曾相伴的幸福时光,而“相许”则是指两人之间的承诺。此外,这首诗也被后人称为杨贵妃的代表作之一,因此相许这个词语也就成了广为流传的文学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