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半边街历史
历史如下:
清代大城与满城的交界处,金河从此流过。金河上的一座桥下面就是分隔大城与满城的水栅,上面还有棚栅式的建筑,并有兵丁把守。桥面的西半边属于满城的范围,桥面的东半边属于大城的范围。
清人的《竹枝词》曾对此有过颇有微词的形容:“右半边桥作妾观,左半边桥当郎看。筑城桥上水流下,同一桥身见面难。”当时人们就把这座桥称为半边桥(其实半边桥的正式名字应当是灵寿桥,过去还曾经有一位名叫刘铭的文士在桥上题写过桥名)。
北起祠堂街、南到陕西街的街道就叫半边桥街,也被简称为半边街。
过去的半边桥街还曾经以在今人民公园侧门附近的半边桥为界,分为半边桥北街和半边桥南街。在近年的城市改造中,半边桥北街和半边桥南街都已被拆除,原来的位置变成了绿化带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