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愚公移山有哪些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愚公移山有哪些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愚公移山有哪些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则寓言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本文以两座山的高大与移山人的年老体衰作对比,移山工具的简陋与面临的巨大困难作对比,衬托出移山之难和愚公改造自然的意志之坚;

用孀妻弱子与智叟作对比,衬托出智叟的渺小,见识鄙陋短浅;

特别是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他们的名字就是相对立的,“愚公”的“愚”其实是大智若愚,大智大勇;“智叟”的“智”,却是专打小算盘的小聪明,鼠目寸光,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他们的思想观点更是强烈的对比,愚公能从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是可以征服的,而智叟却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在对比中显出了愚公见识的高远。

另外,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衬托愚公的形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愚公移山有哪些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齔,跳往助之。

七岁小孩的热心相助,侧面写出河曲智叟的顽冥不化。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季节交换,一年才往返一次。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曲折。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神仙下凡背走两座山,侧面写出愚公精神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