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骄戒躁慎言慎行原文
戒骄戒躁出自《孙子》。原文:不主动,此为智,以守为攻,以柔克刚,审时度势,戒骄戒躁,伺机而动,后发而制胜。
释义:不主动攻击,这是智者的行为。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针对对手咄咄逼人的语言、苛刻的条件,采用平和、柔缓的语言、态度应对,使对方犹如重拳击海绵,没有效果。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警惕骄傲;防备急躁。等待合适的机会采取行动反而能够取得胜利。
慎言慎行出自《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慎言慎行原是两个词,自《论语·为政》起组合成一个成语。
成语意为: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戒骄戒躁慎言慎行原文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因此,圣人整天赶路,全都不离开途中所用的各种装备,虽然享有优裕的生活,居处悠闲,但是却并不会沉溺其中,为什么万盛之国的国君,还以轻率的态度治理天下呢?轻率也就失去了根基,浮躁也就丧失了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