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避虚就实原则

避虚就实原则

避虚就实原则

避实击虚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军事原则。在孙子兵法中论述最多的是虚实,如<计篇>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军争篇>中:"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九地篇>中:"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起所不戒也。"等等,都是虚实问题。而集中论述虚实问题的当属<虚实篇>,如篇中"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起所不守业;守而必固也,守其所不攻也。"又如,"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在如"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都对虚实问题进行了精辟论述。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为什么懂得虚实就可以不败呢?

孙武认为,无论敌我,有实就有虚,有虚就有实,虚于实是相互依存的。既没有无虚之实,也没有无实之虚。

一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可变实,实可变虚,这就是隐僻企图、巧饰伪装、兵不厌诈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如果虚中不能有实,实中不能有虚,虚不能变实,实不能变虚,就不会出现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局面,就形成不了诈。

另一方面,虚既为"空""弱""不实",寻找到虚就易寻找到"易胜"之点,击虚即攻击那好打之敌,自然易胜。研究避实击虚,就是为了寻找"易胜"之点。企业有没有"易胜"之点,有没有企业之虚呢?回答是肯定的, 每个企业都有。企业自身存正在的弱点、不足和缺陷,就是企业之虚,就是"易胜"之点。企业如果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弱点、不足和缺陷,瞄准"易胜"之点,有的放矢地击虚,在现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健康发展,有的甚至可以使效益翻番。

避虚就实原则

在谈判中,避实就虚是面临不利形势时的缓兵之计,先虚晃一枪,再从容应对。避实就虚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为发动进攻、扭转局势做好准备。

避实就虚原意指的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后来用来比喻谈论问题要回避要害。通俗一点说,就是谈判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话题引导至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也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