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翠云楼来历
翠云楼乃是大名府城中的标志宇,“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以当时的建筑工艺和技术水平,不亚于当今的摩天大楼。梁山大军便选中此楼作为元宵节里 应外合放火为号之处。身陷重围中的梁中书为粉饰太平,鼓舞民心,大办元宵节灯会,“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著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原来 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
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 中,各设灯火,庆贺丰年。三瓦两舍,更不必说。”元宵之夜,时迁在翠云楼上点起一把火,烈焰冲天,火光夺目,成为打破大名府的关键。河北第一名楼翠云楼也 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实在是可惜!
大名翠云楼来历
翠云楼,位于北京大名府,也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四座有名的酒楼。
说起翠云楼出名的原因,不得不提梁山上的一位奇人,那就是鼓上蚤时迁。
梁山为救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拼命三郎石秀二人,商议攻打大名府。鼓上蚤时迁自告奋勇要去城中翠云楼上放火为号,里应外合。
据描述,这翠云楼名贯河北、号称第一,三檐滴水、雕梁画柱,楼上楼下有百十个阁子。
可惜被这时迁扮作一个卖“闹鹅儿”的,一把火烧了个烈焰冲天、火光夺月。这翠云楼也是水浒中唯一一座被烧毁的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