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孙子兵法火攻原理

孙子兵法火攻原理

孙子兵法火攻原理

兵法十三篇,“火攻篇”是第十二篇。此篇很多人不太重视,其实内涵也非常丰富,值得研究。今结合古代著名战争事例来解读一下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

孙子指出火攻的五个方法(对象),第一是用火攻击敌人营盘,烧敌将士兵卒。直接攻击敌方部队,消灭其有生力量。这种方法适合士兵集聚的战场,杀伤力极大。比如吴蜀夷陵之战,刘备大军进攻到夷陵山地,陆逊率军据险要之处坚守。当时六月炎热干燥,刘备大军不耐酷暑,结营积聚在茂密山林之下。东吴大都督陆逊抓住机会,用火攻,烧了刘备连营。不仅烧死大量士兵,也烧了蜀军积蓄的器材、粮草和军械营帐等宝贵物资,五种火攻对象全烧到了。

孙子兵法火攻原理

孙子说:火攻有五种目标:

一是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积聚,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火器材必须经常准备好。发火还要选择有利的时候,起火要选准有利的日期。所谓有利的时候,指的是天气干燥;所谓有利的日期,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4个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运行到这4个星宿位置时,就是起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