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徐盛和丁奉谁的武力更高一点
既然是说武力,那只能从小说里来判断了,其实在《三国演义》里,超一流武将有吕布,五虎,颜良文丑,许褚典韦;接近超一流的有华雄,庞德,孙策,太史慈(前期);强一流的徐晃,张辽,甘宁;一流中还有两曹,两夏侯,关平,魏延,周泰,凌统等等,徐盛和丁奉是排不上号的,因为缺乏战绩,最多排在接近一流这个水平。那么,徐盛和丁奉谁的武力更强一些呢?很难判断,特别是前期,二人是常常作为一对搭档联袂出场的,可见他们的实力在伯仲之间。比如:
周瑜吩咐:“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第四十九回》;
瑜曰:“汝为先锋,徐盛、丁奉为副将,拨五千精锐军马,先渡江。吾随后引兵接应。”《第五十一回》;
周瑜要埋伏刘备,先使徐盛、丁奉引三千军马于冲要之处紥营等候刘备《第五十五回》;
江陵之战,周瑜使甘宁为先锋,自与徐盛、丁奉为第二《第五十六回》;
左边丁奉,右边徐盛;并合蒋钦等三路军马,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将关公困在垓心《第七十六回》;
领命下坛,令徐盛、丁奉为护卫,即日出师《第八十三回》;
徐盛、丁奉入帐禀陆逊曰:“蜀兵欺我太甚!某等愿出击之!”《第八十四》;
所以,东吴的三大都督周瑜,吕蒙,陆逊要么不用,要么就把徐盛和丁奉一起用,这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二人的能力和武力差不了多少,而且配合默契,甚至连请战都一起。徐盛和丁奉的组合,经历了赤壁之战,江陵之战,偷袭荆州,夷陵之战基本上东吴所有的重要战役,都参与了。但是,要论徐盛和丁奉的战绩,自然是丁奉更高一筹,对比一下二人的战绩:
先是丁奉:
江陵之战,丁奉和牛金交手五,六合,丁奉诈败,围住了牛金。《第五十一回》;
麦城围攻关羽,廖化去上庸搬救兵,关平护送,打退了丁奉《第七十六回》;
曹丕伐吴,张辽一马当先,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伤重不治而亡《第八十六回》;
著名的“丁奉雪中奋短兵”,丁奉和韩琮短兵相接,抢对方大戟入怀,随后一刀斩了。桓嘉不敌丁奉要逃跑,被丁奉飞刀射中,一枪刺死;《第一百零八回》;
再看徐盛的战绩:
周瑜中箭,徐盛和丁奉舍命救出;
曹仁救牛金,徐盛迎战,不能抵挡《第五十一回》;
徐盛的战绩不多,还被曹仁打败,虽然是兵战非单挑,但是也从侧面说明武力和甘宁,周泰,凌统等人无法相比的。反观丁奉,不敌一流的关平是正常的,但是到了后期,名将大多不在,丁奉也从强二流进入一流的行列,特别是杀韩琮和桓嘉,这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是纵观丁奉单挑杀死他们的过程,表现十分出彩,原文的着墨也很详细,可见丁奉随着经验,年龄的增长,武艺也成长了不少,大大超过了徐盛。既然说到了年龄,丁奉是东吴的难得的老将,几乎参与和见证了东吴所有的重要的战役,以及东吴的兴衰,这点来说,和廖化很像,老将廖化是蜀汉的福将,也是中后期最重要的大将。而且,丁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武力也增长,谋略也增长了不少。比如,丁奉雪中奋短兵,打得曹魏军大败,后来又订计斩了祸乱东吴朝政的孙綝等等。
不过,既然说到了谋略,这里要替徐盛说一下话,徐盛的武力虽然不好,但是谋略还是很优秀的,一度在丁奉之上。那是在曹丕伐吴之时,陆逊要镇守武昌无法指挥军队,于是徐盛自告奋勇,带兵抵御曹丕大军,最终用火攻打得对方大败,这一战中,徐盛还指挥了丁奉接应孙权宗室猛将孙韶《第八十六回》。
所以,综上所述,徐盛和丁奉同时代时,武力不如丁奉,谋略略高于丁奉。
吴国徐盛和丁奉谁的武力更高一点
这个没有相同的对手用以对比,不好说。 但是从环境来言,徐盛能在三国前期勇将如云时有一席之地,应该要比丁奉厉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