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小古文
嗟来之食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杨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后人根据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嗟来之食\"。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这时,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想发点\"善心\"。每天一早,他便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便可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有人经过。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十分虚弱。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老远地、傲慢地吆喝道: \"喂!来吃吧!\"
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和慷慨。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 \"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
黔敖听了这番话,惭愧至极,跟在后面向他道歉,可他就是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说这事后,评论说:\"不必这样,他吆喝着叫你吃饭,你可以走开不吃,但他向你道歉了,你也就可以吃了 \"
嗟来之食小古文
不食嗟来之食①
齐大饥。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⑦也!”从而谢焉⑧,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⑩,其谢也,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