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诗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元宵节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时候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我们可以从唐诗中窥探一二。
如:唐代诗人崔液有诗《上元夜六首·其一》云: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一词多见于明清时候,唐宋时期的诗词,多称上元夜或者正月十五夜。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早已忘记了元宵节的那些美丽传说和习俗,今天主要来聊聊元宵节动人的故事。
元宵节源于何时?
元宵节,因为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半,所以被称为正月十五夜,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为千百年来,这一节日人们有观灯赏灯的习俗,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饮食方面南北方会有差异,南方吃元宵或汤圆,北方吃饺子为多。这里有一个典故,据说袁世凯登基之后,曾禁止人们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人们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历史资料来看,元宵作为一种节日的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初年,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成为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也就是当年汉文帝大赦天下,降低百姓赋税,对于人们来说肯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老百姓表达开心的方式就是燃放爆竹,张灯结彩啦。所以后来每年的元月十五,皇帝都会与民同乐,普天同庆,共度良宵。
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也有不同的传说,因为古人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所以针对元宵节这么一个重要重要的节日,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节日传说,一起分享给大家。
第一种传说是玉皇大帝体谅人间疾苦,给人们从初八到正月十五都安排了休息,不用下地劳作,但是时间长了也不行呀,所以让人们从正月十五开始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有好的收成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第二种传说
古时候,囿于科技的落后,凶禽猛兽很多,人们深受其害,所以大家就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猛兽,一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人们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烧光人们的所有财产,但是天帝的女儿比较仁慈,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想一个法子,偷偷告诉人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每天都张灯结彩,燃放爆竹和烟花,这样天帝误以为人间已经被大火烧光,便不会再降祸于人间,人们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朝】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元宵节的由来诗人。
折桂令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观灯乐行》
【唐】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诗句
1、)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 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9、)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0)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1)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3)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5)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7)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8)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 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1)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2)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3)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4)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5)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6)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7) 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8)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9)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0)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