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春秋时期被称为千乘之国是为什么

春秋时期被称为千乘之国是为什么

春秋时期被称为千乘之国是为什么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战车越多意味着军事势力越大

在《论语·学而篇》中,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春秋时期礼制是这样的: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所以说,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春秋时期被称为千乘之国是为什么

因为拥有数量可观的车兵。

 车兵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大多数国家军队中的主力兵种。当时一个国家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少,往往被用作衡量其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准。因此一些军事强国常被称为“千乘之国”。其国内的强宗大卿也被称作“百乘之家”。 

当两国之间出现军事对抗时,车兵弱小的一方总是畏惧战车部队庞大的对手,如平丘之会上,晋车四千乘,就使得齐人大惧,终于听命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