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中国古代对万有引力的研究

中国古代对万有引力的研究

中国古代对万有引力的研究

辛弃疾想到了东西半球

还意识到了地球的引力

寒食节这天,杜甫看着月亮,忽然觉得月色不够明朗,其实这赖不上月球,杜甫却觉得是吴刚偷懒,月亮里的桂树长得太茂盛,遮挡了月光,于是发动大家去月球砍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几百年后,辛弃疾捡了杜甫这么一句,放到自己的词里:“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应更多。”

辛弃疾倒是意识到了东西半球的区别,觉得人世间的另一半还有一个人间,我们这边月亮落下去了,那边正好月亮升起来,“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而且辛弃疾似乎思考到了万有引力的问题,只是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没砸到他,没让他琢磨透。辛弃疾问:“飞镜无根谁系?”月亮没有生根,谁用绳子系住了它?答案是地球的吸引力。可惜,辛弃疾没有深究,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深究也没用,牛顿还比他晚了好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