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官时期的诗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左拾遗是朝廷中专事讽谏的小官,隶属三省之一的门下省,人称“左省”。任左拾遗时遇大事要当庭诤谏,小事则写“封事”奏疏。这首《春宿左省》便是杜甫在职值夜之时写好次日的“封事”后所作。
既是“春宿左省”,起句便先写值夜班时左省的夜景春色: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花朵隐约可见、栖鸟鸣声啾啾,将“春”、“夜”俱都体现出来,历历如绘。
次联则写至夜深之景,夜空群星闪动,下临皇城的千门万户;月色也依傍高耸的宫殿,使得宫殿照到的月光也更多。星月映照,宫殿巍峨,可谓神采飞扬,既写出了夜景之美,又有些帝居高远的颂圣之意,似乎有那么点拍马屁的意味,含蓄双关,极为难得。
颈联则从景转声,由写景转写情。左省值夜班,无事即可“宿”眠,但杜甫此刻却“不寝”不眠,睡不着觉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金锁的声音,又好像听到风传来的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自然是想象,但想象正体现出诗人心中的急切,勤于国事,急于天亮,唯恐耽误上朝奏疏。
结尾两句“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便明确表示出了“不寝”的原因,因明日上朝有奏疏上交,心绪不明,好几次询问时辰几何了,足见诗人寝卧不安。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后来诗人睡着了没有?天亮后奏疏获准了没有?我们无从得知,唯有无端想象。但诗人兢兢业业,操心国事的心情却充溢在字里行间,一句“数问夜如何”意蕴悠悠不尽,让人真切地体会到那种不眠的忧心。
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并不得朝廷重视,后来终究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几年后辗转流落剑南,搭建草堂为居,从此贫寒困顿,只能依靠古人救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