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人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人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人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一个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路边准备好饭食,提供给路边饥饿的人食用。有一个饥饿之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花无神的走过来。这个时候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就说:“喂!来吃吧”。

然后那名饥饿的人抬头看着黔敖,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了这个地步”。之后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食物,最终饿死了。曾子在听了这件事之后表示“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人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

齐国大饥荒。有个人叫黔敖,他煮了一大锅粥,摆在大路边上,救济挨饿的人。有一个人饿得有气没力,跌跌撞撞地从大路那头走过来。黔敖看见了就大声吆喝说:“嗨,到这儿来!我让你吃个饱!”

那个人抬起头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你吆喝什么!我就不吃那些吆喝别人的人的东西,所以饿成这样了!我才不吃你的东西哪!”黔敖才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好,赶忙道歉。可是那个人怎么说也不肯吃,终于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