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孔子是如何论述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的

孔子是如何论述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的

孔子是如何论述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的

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历史,让普通人也受到了教育,这是历史的进步。而从孔子教授的“六艺”看“礼、乐、射、御、书、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可以说,就是象孔子这样的人把官府的学问传到民间,才有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再到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达到了高潮,孟子在这里和众人辩论,荀子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应当说,荀子在稷下学宫的经历为后来的儒法合流奠定了历史基础。

我十年前曾在阿里巴巴论坛写过对孔子教育的感悟,我在《我看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说“我们看《论语》你会发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是平等相处的!而孔子对学生的问题都是有问必答,而且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针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老生常谈的教育!这我们从他对子路还有子贡的教育中可见一斑!也可以说,孔子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给激发出来了,不但让他的学生学习了六艺,更主要的是教育了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有用的人!”

还有“而我们看看现在的教育作到《论语》说的了吗!我还拿我已经解释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来说,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怎样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让你怎样把以前学的再反复的复习,那就不是快乐的学习了!其实,《论语》第一章《学而》为什么以这句话作为开篇,我想你只要了解了《论语》你会发现,这是孔子在教导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处世!而这句话我在以前说是孔子对道每天都接近一点,那是多么快乐!而这个道可以是形而上的道,也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道,也是人生之道!也可以说是你每天在学习中都知道一点人生的道理,那时多么的快乐!而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怎么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比他们学习了多少知识更有用!而这句话虽然过去了2500多年,我想对于老师的指导意义还是很大的!”

今天再看,我还是这样的观点,学校光是教知识是不够的,要知道学校最重要的教育是德育。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一点需要全社会去推动。

我在《我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说“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的未来!重视教育还应该从正确的方向认识教育,否则也是误入歧途!社会是复杂性的,学生是多样性的,只有把多样性融入起社会的复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可塑造的一方面,有的适合这个,有的适合那个!可是现在的教育却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子,这样怎能融入社会的复杂性呢?!其实现在的教育,有时也真应该向古人学习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从做人到其他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所以那时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因为,那时的教育已经给他们了,但不要忘了,并不是不出门,而是把知天下事的东西学到手了,就去治天下事了!而且,先生还根据学生的潜质,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有教无类’多样性的教育模式!”

今天再看,我还是觉得孔子在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上值得今天的教育学习的。就象我还写过《从孔子教育子路说起》,我说了孔子是收曾经戏弄他的子路的,而且子路从一个奇装异服的不良子弟到为了儒者之死而正衣冠的人,这是不是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学习的呢?!

要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到今天还是先进的,他的“有教无类、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教育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师说》中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