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古代人请人喝茶常用哪些动词

古代人请人喝茶常用哪些动词

古代人请人喝茶常用哪些动词

“喝茶”二字在古代有很多动词的说法,一字曰“槚、蔎、茗、荈、荼”;

二字曰“清友、水厄、酪奴”;三字曰“麒麟草、瑞草魁、余甘氏、清风使、忘忧君、不夜侯、消毒臣、苦口师、涤烦子、漏影春”;四字曰“龙芽凤草”,

这些都是古人喝茶雅称。那么这些雅称都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分享一下释义。

一字雅称

1、槚

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尔雅》载有:“槚,苦茶。”

2、蔎

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是茶的别称。《茶经·七之事》引扬雄《方言》记载:“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3、茗

这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

香港陆羽茶室有名作家台静农题写的茶联:“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酿香醪琥珀黄。”

4、荈

荈为茶的可靠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应是茶饮料。

荈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晋代郭璞有云:“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荈、荼、茗,其实一也。”

5、荼

这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荼”最早见于《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句中“荼”字是否指茶,学者推考说法不一。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