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老子是民本思想之父

老子是民本思想之父

老子是民本思想之父

是的

首先,从老子《道德经》整体来看,老子对农民充满了同情,对统治者则颇有微词;其次老子的“无为”的思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为统治者服务。至于老子的思想,黄瑞云《老子本原》里提出道的全部内涵有三:“有生于无”;“无为无不为”;“柔弱胜刚强”。笔者认为老子的总体思想便是“无为”。而在老子的思想中又体现了浓厚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的提出

老子《道德经》里面具有明显的民本主义思想。在第三十九章中“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直接提出民本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异曲同工。

老子告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老子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老子还认为政贵淳朴、自然,不扰民。老子同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老子的民本思想也是极具争议的,第六十五章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很多人以此发难,认为老子以“愚民”政策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实际上并非如此,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人民的过多干预,而要做到无为而治,便需要使民返朴还淳,要使民返朴还淳,就需要使民无知无欲。因此老子提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思想体系必然会走这一步,老子并不是主观上为统治者而使民“愚”,其出发点还是为民。

关于社会理想问题,老子不满“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实社会。他希望统治者能够坚持“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这是老子的美好的理想。老子还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

2、从辩证法角度承认民的地位

老子承认人民的地位,他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在《道德经》中一直告诫统治者人民的重要性。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人民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仍不忘记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老子的政治哲学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从辩证法出发,老子主张守柔、处静、处下、无为。关于统治者对待人民的态

周杰伦新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