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过则勿惮改
“过则勿惮改”,堪称金玉良言。我们生活中面对着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一旦处理不善就会产生矛盾或者错误,对生活造成影响。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神仙,只要是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欲,所以在生活中不可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有时会做错事,说错话。
产生过错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的事情,但不同的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过错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犯错后极力予以辩解和掩饰,生怕自己的错误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影响自己的形象,防碍自己的前途等等,所以不敢也不愿意正视或勇敢的予以改正。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其结果与他掩饰错误的初衷正好相反,不但得不到组织或他人的谅解宽恕,反而会更加损害自己的形象,影响以后的生活。
有些人犯错后的做法让人称赞,就象题目所说的“过则勿惮改”。我们常说有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改正,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在错误面前,这些人不会文过饰非,推脱自已的责任,不会去用各种手法掩饰,而是正视错误,把错误暴露在大家的面前,抱着真诚的态度去改正错误,以求得宽容和谅解,这样做的结果,更能取得人们的谅解和信任,提高自的威信和形象,绝对不会因坦诚的认错和真诚改错而损毁了自已。
有错难免,贵在改正。不能害怕改错。生活中太多的事例说明了我们有错必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就是好人。生活中的路就会越走越宽阔。倘有错逃避改正,生活的路就会越走越窄甚至最后无路可走。
“过则勿惮改”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并且能做好,但我们至少要去做并且尽力做好,它是古人的智慧,善意的提醒,一条犯错者唯一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