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古人对螺蛳的雅称

古人对螺蛳的雅称

古人对螺蛳的雅称

螺蛳被古人称为“涂中咸”,意为“涂中之咸味也”。因为螺蛳在水中生长,且身上有咸味,所以被赞美为涂中的美味佳肴。在古代文学中,螺蛳也常被用来喻指深居简出的隐士。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有“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头若马乘风波。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封。出没树林疑神箭,入还楼阁拥虚空。紫骝金络嘶且鬣,将军角弓不得弛。都督少傅官居第一茅,参赞军事都合道。可汝见年三十而立,九州生气恃风雷。轻貂缩地逢东壁,高宴云阶招隐客。”其中“轻貂缩地逢东壁,高宴云阶招隐客”就是指螺蛳隐居和隐士相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