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i竹枝词代表作

i竹枝词代表作

i竹枝词代表作

竹枝,词牌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以皇甫松词《竹枝·芙蓉并蒂》为正体,单调十四字,两句两平韵。另有单调十四字,两句两仄韵和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的两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等。

竹枝,唐教坊曲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此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咏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

竹枝原为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此调首见于刘禹锡。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仿照楚辞九歌,写了数篇佳作。时人争相唱和,流行一时。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夔州模仿巴渝一带之民歌作竹枝词。其有序:“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吴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

虚拟游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