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色是什么意思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联合编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的注释应该说具有绝对权威性,至少是不会出现有损于原著的现象,但是,当我讲到《论语·学而第一》中的“贤贤易色”时,我很难启齿,因为其注解既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也不符合原著的精义。请看《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37页 的注解:
“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第一个‘贤’是尊重、崇尚的意思;第二‘贤’指有才有德的人。易,动词,不以为意,轻视。”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师教学用书》除了重申上述注解,还特别说明: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孔子几次(我注:其实只有两次)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其中就包含一种‘贤贤易色’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