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两次相遇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一,杜甫与李龟年的初次相逢,
也发生在人间富贵的场所——岐王宅、崔九堂。
原本杜甫进京赶考,但由于李林甫作怪,非说“草野之士污浊圣听”,
布衣之身的杜甫,即使才华横溢,有了这样的阻碍,自然落第了,
原本家境就不富裕的杜甫,生活也日渐贫困,
当时的贵族都好诗文,生活所迫,杜甫也不得不依附权贵,
他时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遇到了同样常出入这些贵族宅邸的李龟年。
就像现代的词作家和曲作家一样,
杜甫与李龟年难免会互相欣赏,
有人说,李龟年极少唱杜甫的歌,其实这并不是李龟年对杜甫有看法,
杜甫的诗,更像是言官创作的诗,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类,李龟年怎么敢唱出来?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的开首二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虽说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在“岐王宅”、“崔九堂”的相遇,
流露的却是对“开元盛世”的深情怀念,透过短短14字里,仿佛重现了昔日文艺名流聚集的场景,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了.......
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江南如此绚丽的季节,
在极美的落花美景之下,
落魄的两个人,就如同没落的大唐盛世一样,又哀、又痛、又无可奈何,
世事无常,动乱的社会,曾经多想赞美盛唐,如今就有多少千言万语去感伤,
短短28个字,
将大唐四十年的历史,悄无声息地展露了出来,
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
但透过杜甫的追忆,却将安史之乱前后的世况通过对比表现出来,
大唐气数已尽,杜甫站在这个边缘,看尽了社会腐烂,
一花一景一人,既是人生,也是一个朝代的盛衰史,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