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东风最早出处

东风最早出处

东风最早出处

出处:《三国演义》四十九回——赤壁之战 “东风,诸葛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是个汉语词汇,指东方刮来的风。东风也指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另比喻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量或气势,例如,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此外,“东风”因其季节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常被比喻为成就大事的关键因素或重要时机。此意因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而生。人们常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东风”,就有这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