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老孟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像舜帝那样不告诉父母就私自娶了媳妇儿的做法,就是“无后”。如果是君子,就应该在娶妻之前告知父母。如果说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那生养后代便就是最大的孝,舜帝着急结婚,不就是为了早点生孩子吗?那孟子为什么反而说这种行为是“无后”呢?

所以,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无后”不能当作没有后代来讲,而应该解释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婚姻乃人生大事,舜帝连这都不通告父母,真是不应该。而且,古代《二十四孝》中第一孝的故事就是关于舜的,背负这么大的孝名,却做出不孝的事,舜的行为自然要被放大化。

其一,在孟子原文中的语境,第二种更加适用;其二,《孟子》一书中还记载着“不孝”的五种行为,分别是:“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