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
拼音: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释义:
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
出处:
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遽来居颖,苟存残喘,承赐恤问,敢此勉述。”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例句:
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宜春道:‘未死之人,苟延残喘,连这碗素饭也是多吃的,还吃甚荤菜?’”;
近义:
奄奄一息
得过且过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