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代表什么含义的呢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杨广、杨素等率大军南下,灭了南陈。改吴州为苏州,如果说吴县、吴州来自于吴国还有迹可循,那突然蹦出个苏州来,又是从何说起呢?苏州也有个很有名气的古称叫姑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大家非常熟悉的诗句,来自于《枫桥夜泊》,就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避乱苏州时写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姑苏以城西姑苏山而得名。
也就是说苏州的“苏”取自姑苏山,那姑苏山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姑苏山是因吴王阖闾在山上建姑苏台而得名,现在山上还有遗迹。那吴王阖闾所用的姑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姑苏的由来实际上有比吴更久的历史,据说是和大禹治水有关。大禹在太湖治水的时候,有个助手叫“胥”,后来水灾治好后,被尊为“水平王”,封于此地,成为当地的首领。而后这一地区也就以胥为名,称“姑胥”。“姑”的发音为辅音G,这是当地土语的发声词,无实际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
古代吴、楚地区方言中“胥”和“苏”同音,比如楚国国都被吴国攻陷时,那位前往秦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拉来救兵的楚国大夫申包胥,在《战国策》中就写作“勃苏”。即使是现在,在苏州人的方言中还有一些古语的遗留,比如把“髭须”叫做“租苏”。因此,姑胥就是姑苏,姑胥山也就是姑苏山,这就是姑苏的由来。
隋朝时将吴州改苏州的时候,命名的人应该是知道这些渊源的,或许是苏州本地人也有可能,去掉“姑苏”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姑”而只取“苏”字,苏州就从此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