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现代汉语状语有哪几种

现代汉语状语有哪几种

现代汉语状语有哪几种

名词充当状语,修辞色彩强烈,从语义上看,其具体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意义。例如:

①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②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例如:

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例如:

①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留侯世家》)

②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张释之列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

①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②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