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河南棋子山传说

河南棋子山传说

河南棋子山传说

陵川棋子山烂柯的传说在陵川县境内流传已久。相传箕子(本名胥余)为殷纣王的叔父,反对殷纣王的荒淫与暴虐,几次谏阻后却被纣王囚禁起来,贬为奴隶,后来周武王灭了纣王,箕子便逃往陵川隐居。箕子在陵川的棋子山上,用那里的天然黑白石子摆挂占方,借以观测天象、星象、授时制历,却于不知不觉中创造了围棋,并且经常与人对垒,使围棋日益成熟。

棋子山古名棋子岭,因箕子谋棋于此而得名。山上有谋棋岭,棋盘洞、古石棋盘,还有满山的棋子石。淇水发源于其东北麓,经赤叶河、香磨河流入河南境内称淇河。《诗经》“淇奥”篇描写的就是这条河域的山水风情。古称丹水的丹河发源于棋子山的岭西,经廖东河流入晋城境内注入丹河,丹河因尧帝之子丹朱而取名丹水。

由棋子山往西五里有个苇水村,传说村里过去有个人叫李忏,他进山砍柴时,在山洞中遇到两个白胡子老头在下棋。一盘棋没看完,腰间别的斧头,斧把儿早已朽成了木渣子,全都烂掉了。下棋的二位老人在争执中掀翻了棋盘,撒得漫山遍野全是黑白棋子。传说这两个下棋的一个是箕子,另一个是梅伯,他二人常在山中对弈。

一次,周武王访道太行,在陵川棋子山找到了箕子,武王恳请箕子出山助理国事,箕子不肯,遂率领随从离开陵川,从黄海乘木伐向东而去一岛,即今天的朝鲜。箕子在朝鲜传播故国文化,同时也把围棋传向了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