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新朝的特点

新朝的特点

新朝的特点

新朝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新朝

民族

汉族、匈奴等

别名

新,新莽

起止时间

公元8年 ~ 公元23年

面积

405万平方公里

创立者

王莽

末帝

王莽

都城

常安(今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

人口

5600万人

外文名

The Xin Dynasty

帝王

王莽

官方语言

雅言

所属地区

亚洲

后任朝代

刘玄(汉、玄汉)

货币

货泉

亡于

绿林军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统治地区

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太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