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出自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恻隐之心”。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