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设计技术规范原则

设计技术规范原则

设计技术规范原则

设计,就是把产品的使用说明用简洁易懂、标准的语言传达给用户,让用户一目了然。

1、 遵循用户行为特征

我们做设计要倾听用户的声音,设计的最终受众都是人,设计的出发点都是围绕“人”来设计的。所以在很多大厂在重大的版本迭代或者上线新功能都会做一些调研,来“倾听”用户的“声音”。

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线上问卷、线下访谈、数据分析、场景分析、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2、 遵循产品的定位

在现有市场里会出现一些比较“火”的功能,产品为了紧跟“潮流”,什么火做什么,不停的改变自己产品的定位,最后产品看似什么功能都有,却没什么亮点。

设计随着产品的方向会放生变化,比如原本是工具的产品定位,后面加了直播、短视频,这明显改变工具的产品定位,同时也改了我们设计产品的初衷。

产品可以在特定的阶段适当的摸索,但是产品定位的属性在一开始就已经确定,在开发功能的时候我们要时刻回顾我们产品的定位,而不是“跟风”抄袭。

3、 遵循用户成熟的习惯

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是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自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产品诞生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们用户逐渐养成的使用习惯,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的设计体系。

用户习惯性操作是用户潜意识的表达,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优秀的设计并不是要打破用户熟悉的操作习惯,而是如何在用户在习惯的基础上操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4、 设计的借鉴与创新

产品中每一个功能的设计都是有其特定的场景,贴近场景,准确的表述场景下用户的操作的目的,是设计情感化表达的初衷。

优秀的设计无需多余的解释说明,更不需要繁琐的操作指引,那是用户“自然”的操作。

5、 倾听用户的反馈

设计的好坏,用户的反馈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产品的最终受众都是用户,用户的有效反馈可以帮助产品改善不足。针对产品类型不同,我们收集的反馈形式也不同。

6、 设计要有理有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质疑你的设计,你需要告诉对方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是依据各个设备端的规范?还是数据分析?还是竞品分析?还是设计原则?

用专业的设计语言阐述你的设计方案,做到每一处设计都有理有据,这样的设计才有说服力,才能让其他人信服,同时也能够体现你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