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近体诗与古体诗区别是什么

近体诗与古体诗区别是什么

近体诗与古体诗区别是什么

古体诗和近体诗,虽都是古典诗词的一种,但在时间、用韵、格律、字数和句数等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时间。

1、古体诗。古体诗,是指在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体裁。其中,古体诗中的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和《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

唐代以前的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大约起源于西汉,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逐步替代四言诗的地位。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

2、近体诗。近体诗,是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的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到了初唐,经过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体裁,律诗是经由绝句演变发展而来。

二、用韵。

1、古体诗。全首诗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且可以随意变换,不受限制。诗中的每一句,都可以用韵,韵脚的字可以重复使用。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虽短短四句却没有固定韵脚。

2、近体诗。全首诗只押平声韵,且只押一个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更改,且韵脚的字不可以重复使用。首句可押可不压,第二、四、六句必须押韵。除开首句之外,不可以用邻韵。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一韵到底,四联八句皆是对仗,用词工巧,出神入化。

三、格律。

1、古体诗。在需要用韵之外,格律不受限制。屈原的《离骚》,是古体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另外,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和龚自珍《西郊落花歌》等。

如三国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是四言古体诗的体裁,可以看出没有任何的格律限制。

2、近体诗。除了受到用韵的限制,还要受到严格的格律限制,也就是要遵守严格的平仄规则。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有句内相间、联内相对、上下句相粘、对应位置不同字等固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