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单开道岔轨距共需检查几处
12号单开道岔轨距共需检查17处
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道岔为15mm、即14-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创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为9mm即1.12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损坏道尺。
(4)尖轨跟曲殷。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349mm,水平在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眼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349mm,水平在直内股上加高应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为15mm即1450mm,4.10mm,即1445mm)。
( B )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处;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为15mm即1450mm;43、50-12为10mm(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
(11)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规矩加宽43、50-9道岔为15mm,即1岔则为加10mm,即1445mm.)
(12)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繊叉趾端100mm范围内。
(13)第十三处:叉心中直股。在缴叉心宽0~50mm范围内。先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即9查水平,道尺游标应放在心轨一侧。
(14)第十四处:叉心后直股。在距岔限100mm范围内。(15)第十五处:叉心后曲股。在第十四处对应位置。
(16)第十六处:叉心中曲股。在缴岔心宽 O ~50mm范围内(即13处对应处)。先检查轨矩,后检此处不检查水平,游标应在叉心一侧。
(17)第十七处:叉心前曲股。在第12处对应的位置。(即辙又趾端100mm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