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定胜天原文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荀况)
出自《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人定胜天”主要是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祆,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
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文章反复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一味地迷信上天、屈从于命运,不如把它当成物来蓄养而控制它,顺应它而利用它.
荀子认为,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去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而通过人的努力,则可以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法则,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类的命运.这就是荀子的“人定胜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