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在谋攻之法中提出的三非原则
一、非利不动
有句话是“无利不起早”。孙子也非常赞同。在《孙子兵法》中,几乎篇篇都在强调用兵打仗要“言利”,要唯利是图,唯利是争。
打仗,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利益。既然是为了利益了,那就必须计算得失。就好像是做生意,要用最小的成本去换取最大的利益。孙子为什么不看好“百战百胜”呢?不就是因为百战的消耗大,但获利小嘛。
这其实很现实,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适用性,不过要做到并非易事。首先,要有一定的眼光,去辨别哪里有“利”。其次是要能“舍”,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能统筹全局,有舍才有得。
二、 非得不用
利益,人人都想要,可“利令智昏”,也会成为失败的根源。所以在“非利不动”后,孙子也说了“非得不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用我们现在的理解,核心就是:能得到的东西,才属于我们,才值得我们去关注去付出。
“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多少人看似有很大的目标,可却没有看清脚下,没有算清自己手中的资源。最后结果就是,远大的目标没有实现,还把手中资源浪费掉了。
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把握好现在能抓住的机会,将自己的资源、时间、精力,用在建立牢固的基础上。有备才能无患!
三、非危不战
这是孙子提出的第三点,不到危机关头不要开战。
孙子从来不是一个好战分子,相反,他是一个和平主义。对于战争,他一直都保有“敬畏心”,能不战就不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打仗是下下策,是不得已而为之。
到了现在,且不说战争,毕竟这离我们有点远。就说“意气用事”,现在这社会,有多少纷争就“只因为多看了你一眼”?一言不合就开打,引起了多少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