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杏渣饭来历

杏渣饭来历

杏渣饭来历

在唐代时,乡宁的先人发明了杏(xià)渣(cǎ)饭,为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约定正月月尽这一天“熬苦气”,是将杏仁粉碎,加冷水熬煮,配面条或面片煮食,称杏渣饭,以祈把人间苦愁熬去,家家都吃杏渣饭。

第一天晚上,家家都把杏疙瘩泡在水里,月尽早饭一过,就把泡好的杏渣放在锅里,慢火熬制。一人守在锅边,一边熬,一边用勺子扬汤排苦气,整个村里都弥漫着苦杏仁那特有的气味。熬上几个小时,杏渣中的苦气尽数溢出,只留下其特有的清香。用此汤煮出的白面揪片子,其味之美,不可言传。久而久之,遂使月尽熬苦气吃杏渣饭成了乡宁县的一个民俗一种名吃,一直延至今天。

杏渣饭,在乡宁叫“杏(夏)茶饭”。旧时人们比较节俭,大都习惯用压过油的杏仁渣子熬杏茶饭。每当正月的月尽(最后一天),家家户户无一例外地要以品尝这种历史悠久的名吃为乐。这里有着一个非常讲究的内涵,即:在年头月尾要把一年的苦处都熬出去,以一次苦来换取全年的甜。由此可见,很早很早以来我们的先人们就匠心独具的为生活设置和对美好憧憬的理智选择。

现在没有了杏仁渣子,人们一般将杏仁碾碎后(一锅水配置50—100克苦杏仁),慢火烧煮。通常会多熬上几个小时,期间不得盖锅、不得用大火猛攻。在慢火中缓缓地用汤勺轻轻的扬去锅里的白沫。等到什么时间沫沫子扬完了就没有什么苦味啦,这样方可往锅里煮一些干豆角、干南瓜条、萝卜丝、蔓菁丝、玉米粒、麦粒、菜豇豆等辅料。也有放入黄豆、绿豆、芝麻、花生仁等配料还有的要放上一些滚刀的土豆块、白萝卜条、红萝卜丝,最后将适量面条下锅煮熟,稀稠相间、油香可口,尤其是那个饭汤香香的、油油的,非常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