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本”思想来自于西周时期产生的“保民”思想,而保民思想则来自于西周时期的“敬天”思想。
“汤武革命”的前车之鉴,让周朝统治者开始怀疑“天命”的稳固性,在天命观方面,产生了”天命靡常“的观点。统治者渐渐认识到,”天命“不是不可变革的,不能盲目地依恃”天命“。于是,周朝统治者在不动摇传统“天命观”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于是,“顺乎天而应乎人”,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民心,才能维持“天命”。统治者要维护统治,就要顺应民心,由此,“天命”与“民心”发生了联系。
周朝通过借鉴夏、商失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尚书.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认为天意就是民心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