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人人平等是哪个儒学道家的思想

人人平等是哪个儒学道家的思想

人人平等是哪个儒学道家的思想

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观念是老子提出来的,有些人看到这个观点很惊讶,这明明就是西方的观点嘛。

平等最大的特点不是一样,而是允许差异性,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这就是《道德经》中的万物论。

什么叫万物,物物不同才能称之为万物。

《道德经》中有19处出现万物,可见万物在《道德经》中的份量,不过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忽略了这二个字,却不知道这恰恰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根源。

老子的观点比人人生而平等更进一步,那就是万物是平等的。

接下来我详细地讲一讲:

出生平等:

42章有这么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是源自于道。受二,三的规则的限制,都是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没有哪一物能违背这个道理,或者说脱离这个规则的。

给万物成长空间

第5章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不用,不管是天地,还是圣人都不能对任何人或物有偏向。

同时老子还提出一个观点: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是第二章的一句话,也就是万物的生长都不是你的功劳,那应该是万物自己的事情。

给万物以成长空间,又不用,那不是最佳的平等又是什么?

当然这些观点执行起来比较难,所以千年来封建王朝大多执行的是儒家的观点。

儒家什么观点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疏有别

也就是要讲秩序,讲秩序那自然就是承认不平等。只有承认不平等才能实现皇帝对百姓的统治。不平等走向巅峰就是由秦始皇开启的帝制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封建帝制。

因为老子提倡万物论,所以才会有小国寡民的观点出现,儒家是不会出现这样的观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能成为几千年的显学,而道家只能是若隐若现的状态的原因。再往下不说了,因为能懂的自然明白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