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造论原文
《兴造论》是唐代文学家刘知几所作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以下是《兴造论》的原文:
“夫兴造之术,自古迄今,未有不因时制宜,随时损益者也。故周公制礼,因时损益,以合天地之道,而天下治矣。秦人欲并天下,法度量,兴宫室,而天下并矣。汉武雄略,开拓疆土,兴太学,设郡县,而天下大治。魏晋之际,天下分崩,朝政不修,而江左有玄德公,兴义兵,平乱定国,而江左安矣。唐太宗以天下为家,爱民如子,兴学校,修水利,而海内晏然。
盖兴造之术,与时偕行,与世推移,未有不随时变易者也。故曰:‘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又曰:‘法古而不循,循古而不革,是为拘泥。’夫建筑之制,亦随时而变也。周之初,因井田而制,以八家为邻,三家为里,五里为乡,十乡为州,百里为国。秦汉之际,因山川形势,分郡县,置州县,分封诸侯,以藩屏周。魏晋之际,因时势而制,分东西南北中五方,分十五道,置州县,分封宗室,以藩屏周。唐则因时势而制,分为十道,置府州县,分封宗室,以藩屏周。宋则因时势而制,分为十三路,置府州县,分封宗室,以藩屏周。
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今之世,法制日新,风气日开,而建筑之制,亦当随时而变。夫建筑者,因地而制,因时而变,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