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时间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时间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时间

15分钟。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

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树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见影的移动来计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为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十五分钟。

古代其他计时单位:

一个时辰:2小时

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一炷香:大约三十分钟

古时指\"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两刻钟左右即大约三十分钟。 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

一刻即为15分钟。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5分钟。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