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和心理学的区别
什么是人性学?
人性学是研究人的天性规律(不可变性)的理论。任何规律性的理论只有唯一的一种,不可能像心理学那样有很多门派,有门派就说明有争议,有争议就说明缺泛规律性,缺泛规律性也就说明缺泛实用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这就是人性学与心理学的最大区别。
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不再把心理现象单纯地定义为“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明确地指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人性心理学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规律。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
1、个体保持、种族延续的本能;
2、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须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
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即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
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他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束”,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的分支和知识面是非常广,行为、认知、人格、犯罪等等。无论哪些方面,心理学对一个人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人(普遍的他人和特定的自己)的认知,从而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心理学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1、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更好的指导和建议。
2、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做自己。
3、总结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为人们提供幸福生活的方法。
人性学是比心理学更大的一门学科。人性学研究的是生命软件的整体结构,而心理学只是人性软件的一部分。有句名言,人是一切的尺度!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围绕人来运转的,所以,人性学是一门大学科,应该成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弄明白人性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预见和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美好社会,而且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