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汾上惊秋古诗解析

汾上惊秋古诗解析

汾上惊秋古诗解析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史之作,反映了当时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等社会混乱的局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解析:

诗歌全文:

汾上风秋夜,沉困思悠悠。

山河栖凤去,江浦起潮流。

鼓角连天震,山河动地愁。

君臣相顾立,草木惊心眸。

人离草枯后,兵合水寒时。

不见南人战,但闻阴山起。

欲知交趾事,空望故乡期。

诗歌分析:

1、 汾上风秋夜,沉困思悠悠。此句开篇,点出了诗人心情沉重、思虑重重的情怀。

2、 山河栖凤去,江浦起潮流。描绘了当时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凤栖山去、潮起江浦,借以喻后世之人应该前往适合自身的地方安身立命,度过艰难的岁月。

3、 鼓角连天震,山河动地愁。写出战争的残酷和苦痛,形容到了极致。

4、 君臣相顾立,草木惊心眸。写出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现实和君臣之间的沉重负担。

5、 人离草枯后,兵合水寒时。此句反映了战争年代的草木不复青春,人们失去了家园,白手起家,为生存而战。

6、 不见南人战,但闻阴山起。此句让我们想到了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彷徨时期,生活中只有阴山愈显得苍凉无比,然而此时仍有民众在挣扎,思考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去改变事实。

7、 欲知交趾事,空望故乡期。交趾是指越南,表示了诗人战乱年代困居异地时对家乡、故土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愁苦之情。在一片沉寂、饥寒交迫的时空中,人民难熬,但见诗人仍尽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宣泄自己的思想,替受苦的人争取尽可能多的权力,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