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字旁加两个火”,为“琰”。
琰,读音:yǎn
释义:
1、〔~圭〕上端尖的圭。
2、〔~~〕有光泽的样子,如“黛玄眉之~~”。
3、美玉(一种玉名,通常形容美玉)
梁简文帝《谢敕赉善胜威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相关词语
琰琬:美玉。傅玄《拟四愁诗》之二:“申以~~夜光宝。”
1、美玉。
宋·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披榛拢芝兰,断石收琰琬。”
元·王沂
《送陈彦和院判》诗:“丰碑磨琰琬,潜德播芳馨。”
明·王錂《春芜记·赐婚》:“才郎琰琬,淑女娉婷。”
2、比喻美好品德。
《抱朴子·外篇》:崇琬琰于怀抱之内,吐琳琅于毛墨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