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永贞元年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八月,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
德宗卒,顺宗即位
永贞元年(八0五)正月一日,诸王、亲戚入贺德宗,太子诵因风疾不能来,德宗涕泣悲叹,因此得病,日益严重。正月二十三日,德宗死,年六十四。苍猝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者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立即说:“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归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即宪宗),不然,必大乱。”絪等从而和之,议始定。二十四日,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缞服见百官,二十六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是为顺宗。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颈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当时顺宗因中风失音,不能央事,常居宫中,施以帘帷,只有宦官李忠言、昭容牛氏侍于左右。百官奏事,从帷中可其奏。自德宗病重时,王抷先入,称有诏召王叔文,坐翰林院中使决事。又以杜佑摄冢宰。二月三日,顺宗才朝百官于紫宸门。
太子监国
永贞元年(八0五)七月二十八日,顺宗制令太子监国。当时朝野内外都怨恨王叔文之党专权,顺宗也恶之,俱文珍屡启顺宗请令太子监国,顺宗遂许之。又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又以郑珣瑜为吏部尚书、高郢为刑部尚书,并罢政事。太子见百官于东朝堂,百官拜贺。
宪宗即皇帝位
永贞元年(八0五)八月四日,顺宗制今太子即皇帝位,自称太上皇,制敕称“诰”。八月五日,太上皇徙居兴庆宫,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即宪宗之母)。八月九日,宪宗即皇帝位于宣政殿。
改元永贞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崩,顺宗即位,至同年八月四日顺宗退位,宪宗嗣位,皆用贞元年号,未改元。八月三日,顺宗始以太上皇“诰”改称永贞元年。明年正月初一,宪宗改元元和。故本年有三个现任皇帝,两个年号。“永贞”年号只用五个月。
二王被贬死
永贞元年(八0五)八月六日,宪宗甫即位,贬王抷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王叔文为渝州(今四川重庆)司户。不久,抷病死(原已中风)于贬所,明年,叔文被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