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五百士为什么是悲壮的简短
田横死后,刘邦以王侯的礼遇为其下葬,随田横而来的两名门客在下葬时纷纷拔剑自刎,追随田横而去。刘邦听后更为惊讶,他听说田横帐下还有五百壮士在海岛上,于是连忙派使者前去召见。当使者来到海岛将田横的死讯告诉五百壮士后,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五百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之后纷纷蹈海而死,无一幸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横五百士”。
可歌可泣的田横五百士
三、“士为知己者死”,田横五百士集体自戕的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无论是田横的守义不辱,还是五百壮士的慷慨赴死,都留给后世无限遐想。面对无比悲壮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田横五百士做出如此选择呢?综合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01 坚守忠义是当时侠义之士的普遍价值取向
秦汉之交的历史时期是一段风起云涌的乱世,虽比不上春秋战国的纷乱复杂,却也有不遑多让的雄浑豪迈。彼时的天下英雄辈出、豪杰四起,埋藏在心底的诉求在经历了秦朝时期短暂的桎楛后被重新释放和宣泄出来。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思想在当时并不占据主流,原东方六国的人们更愿意接受秦朝统一天下之前的统治状态。在此基础上,自由和狭义之风便如春风般弥漫于广袤的大地之上。对于很多人来说,坚守忠义和信念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生死反而变得不重要了,而田横五百士无疑是这群人中的一部分。
当时的社会充满着侠义之风
02 田氏一族经营齐地多年,田横颇得人心
我们知道,田氏代齐是标志着春秋时期结束和战国时期开始的重要事件,而要追溯田氏一族在齐国的影响力还要远早于战国时期。在秦末的乱世中,从田儋开始到田横为止的八任齐王无一不是田氏一族的代表,他们深受齐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同时也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田横自立为齐王后励精图治、与民休息,把齐国经营成楚汉争霸乱世中的一片“世外桃源”,自然深得百姓和士兵的拥戴。尽管由于实力使然,田横被迫逃亡海岛,但誓死跟随田横的这五百壮士无疑是其最忠实的追随者甚至是殉道者。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能得遇值得一生追随的领袖并为之赴死,对于田横五百士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快意吧。
齐国故都遗址
03 基于现实考虑,田横五百士别无选择
从当时的天下形势来看,汉朝刚刚建立,保持安定稳固的政治局面无疑是统治者的最大诉求,刘邦之所以召见田横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此,这从“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後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的记载中就能得到印证。田横自然知道自己面见刘邦后所要遭遇的困境,因而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保全了名声。既然如此,这些随田横出生入死的壮士们又怎会不清楚田横的死意味着什么呢?他们本想偏居海岛之上了此残生,告别功名利禄和尘世纷扰,但汉朝统治者岂会轻易放过他们?既然求生无门,也只有追随田横赴死一条路可选了。
无论真实的原因如何,田横五百士集体赴死的壮举都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增添了一缕豪迈和悲壮,值得后世祭奠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