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是真正的课程吗
隐性课程不是真正的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主要表现形式 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