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是我国史诗什么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斜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 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 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 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 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汉书·艺文志》著录当时各 地民歌俗曲共一百三十八篇,但未记录歌词。《宋书·礼乐志》保存 了一部分从两汉流传下来的乐府民歌。宋人郭茂倩将收集到的自 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编成一百卷的《乐府诗集》。是 现存成书最早、流行最广而且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开创了 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 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 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 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 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 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 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代表,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乐府叙 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在我国文学史上,乐府诗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 的发展阶段。